Kotlin - 内部类
# 内部类
内部类就是定义在类内部的类,Kotlin 中的内部类大致分为 2 种:
- 静态内部类
- 非静态内部类
# 静态内部类
在某个类中像普通类一样声明即可,可以认为静态内部类与外部类没有关系,只是定义在了外部类"体内"而已,在使用静态内部类时需要"带上"外部类:
class Outer {
val a: Int = 0
class Inner {
val a: Int = 5
}
}
fun main() {
val outer = Outer()
println(outer.a)
val inner = Outer.Inner()
println(inner.a)
}
注意,在 Java 中,这种写法就是在定义
非静态内部类
,而静态内部类
需要在声明时使用static
修饰。
# 非静态内部类
非静态内部类与静态内部类有的区别有:
非静态内部类
会持有外部类的引用,而静态内部类
不会(可以认为两者没有关系)。非静态内部类
使用时需要基于外部类对象(Outer().Inner()
),而静态内部类
则是基于外部类(Outer.Inner()
)。
因为 非静态内部类
会持有外部类的引用,所以内部类可以直接使用外部类成员;当非静态内部类与外部类存在同名成员时,可以使用 @标记
来解决歧义:
class Outer {
val b: Int = 3
val a: Int = 0
inner class Inner {
val a: Int = 5
fun test() {
println("Outer b = $b") // 3,因为持有外部类的引用,所以直接使用外部类成员
println("Outer a = ${this@Outer.a}") // 0,使用 @Outer 指定this是外部类对象
println("Inner a = ${this@Inner.a}") // 5,使用 @Inner 指定this是内部类对象
println("Inner a = ${this.a}") // 5,不使用 @标记 默认this就是内部类对象
}
}
}
fun main() {
val inner = Outer().Inner()
inner.test()
}
为了区分 Kotlin 与 Java 中静态内部类和非静态内部类声明上的不同,以下分别使用 Kotlin 和 Java 各自编写内部类代码:
// Kotlin - 非静态内部类
class Outer {
inner class Inner {...}
}
// Kotlin - 静态内部类
class Outer {
class Inner {...}
}
// Java - 非静态内部类
public class Outer {
public class Inner {...}
}
// Java - 静态内部类
public class Outer {
public static class Inner {...}
}
# 匿名内部类
匿名内部类就是没有定义名字的内部类,一般格式为 object : 接口或(和)类
,实际开发中,方法的回调接口(即 callback)一般不会专门声明一个类再创建对象来使用,而是直接使用匿名内部类:
val textArea = TextArea()
textArea.addTextListener(object : TextListener {
override fun textValueChanged(e: TextEvent?) {...}
})
Kotlin 的匿名内部类很强大,在使用时,可以有多个接口或父类,如:
val textArea = TextArea()
textArea.addTextListener(object : TextField(), TextListener {
override fun textValueChanged(e: TextEvent?) {...}
})
这个匿名内部类既是 TextField 的子类,也是 TextListener 的实现类,不过可能实际应用场景会比较少,了解即可。
Java 中的匿名内部类就没这么强大了,只能是
单个
接口(或父类) 的 实现类(子类)。
- 01
- Flutter - 危!3.24版本苹果审核被拒!11-13
- 02
- Flutter - 轻松搞定炫酷视差(Parallax)效果09-21
- 03
- Flutter - 轻松实现PageView卡片偏移效果09-08